当前位置:凯发官网首页-凯发k8手机网页 |
|
衢州市“四个强化”全方位提升建筑垃圾管理水平 |
||||
|
||||
近年来,衢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充分发挥“两山”实践示范区、大花园建设核心区优势,围绕全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目标,系统谋划,链条管控,硬核推进,全市域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,全方位提升建筑垃圾管理水平,加快建设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。2024年以来,全市共产生建筑垃圾411万吨,其中综合利用394万吨,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5.8%,实现产消总体平衡,治理效能显著提升。 强化制度建设“筑根基”。坚持规划先行,市、县两级全部出台《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》,明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、消纳设施等布局、规模和用地面积要求。印发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管理、装修垃圾治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,落实建筑垃圾源头、运输、消纳等环节全链条闭环监管。 强化源头防控“聚合力”。为强化政策落地,组织市、县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垃圾治理相关法律法规,开展多层次、全覆盖专题培训,确保政策要求精准传达到位。采取发放宣传资料、短信提醒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,面向建筑工人、工程渣土车驾驶员等群体落实全员宣教,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感。同时,向社会公布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,鼓励市民使用“浙里办”系统建筑垃圾“随手拍”功能进行投诉举报。 强化常态整治“促落实”。全面摸排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位,建立问题清单、整改验收清单,实行网格化动态管控。始终保持“严管、严控、严查”的高压态势,紧盯建筑垃圾倾倒高频点位、偷倒高发时段,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治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。2024年以来,经排查共发现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问题点位96个,目前所有点位均已通过整改验收。 强化联动协作“增效能”。针对市区工程渣土车“跑冒滴漏”问题,联合市公安、交通、综合执法、商务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。结合在建工地分布特点、运输车辆行驶规律,采取“盯守 督查”“白 黑”相结合的工作模式,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和渣土运输企业走访,加大路面巡查管控力度。整治期间共督导检查在建工地10个,督促整改典型问题4个,工程渣土车“跑冒滴漏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(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) |
||||